咨询热线:
一场欧债危机,直接把当年厉害哄哄的欧盟干趴下了。
特朗普卷土重来了,网上关于美国要“收割”欧盟的消息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对此,许多人一脸懵,咋就搞不懂呢?毕竟在我们心里,美国和欧盟就是一条龙的西方兄弟。
说实话,之前的欧盟也不信这一套,结果就是因为他们太大意了,最后自己扎了个跟头,掉进了无底洞里……
“打仗”的开场白!
90年代的末尾,伴着苏联一声不吭地解散,全球各地纷纷闹起了“区域不太对劲”的事情。
在这个大环境下,剩下的老大哥美国打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硬是把自己的地位给扛住了,这样一来,它的“全球老大”名号也就稳稳当当了。
打仗这一茬儿影响可真大,就算是赢了的美国,也花了不少银子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终于恍若打了秋风,明白自己得想个更省钱的办法,甚至能赚点小钱的新战争方式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最后,美国把“华尔街”和“美联储”这两把金钥匙端了出来,搞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钱钱大战”。
美国的首要盯上的就是欧洲联盟,理由也不复杂,当时的欧元圈可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呀!
对“老大”来说,“老二”的存在就像是隔壁邻居的狗,天天叫得跟个公鸡似的,真让人心烦!
欧洲这地方,千年如一日,简直就像一锅煮滚的热汤,老是互相撕扯个不停!
结果显示,法兰西和德意志这回真的是押对宝了!
欧洲联合起来,就像一锅乱炖,开始时大家还各自挑食,后来发现,一起吃才香!结果这锅炖的,不光吃得越来越好,还把政治上的酸甜苦辣也全都搅和在一起。欧盟的成立,让大伙儿真心觉得团结就是力量,再也不用闲着琢磨分家了!
到了90年代,欧盟已经变成了世界多极化大戏里,绕不开的重要角色。
说真格的,啥事都没那么黑白分明!
欧盟成立后,欧洲各国就像打一场团圆饭,热闹得很,但也添了不少麻烦,其中最让人挠头的就是那玩意儿——欧元。
欧盟成立后,为了让各个国家的钱都能整齐划一,1999年1月1日,大家齐心协力决定推出一种新货币——欧元,听说它可独立、超乎想象,还能搞定钱的各种活儿!
从公正的角度看,欧元的主意肯定是个妙招!
瞧着现实的见识,欧洲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可是千差万别,那种死抠“统一”的办法,肯定会碰壁,简直像是给大象穿鞋!
为了不让更多国家像捡便宜一样进入欧元区,欧盟决定给他们立个严规矩,想加入得先过五关斩六将!
就是说这个国家不能随便印钞票,别老欠债,存款利息别开得太高,还得赶紧跟上时代的发展。
一个国家想要搞定一两条要求还不算太难,可是能一口气满足四条的可就屈指可数,跟找针一样!
这个政策一出,好多国家想迈进欧元区都像碰了铁板一样。
在这途中,希腊就蹦出来了。
跟老虎商量磨皮的希腊!
希腊想混入欧盟的心思可真是没得说,但欧盟到底愿不愿意收留希腊那就像问猫要不要喝水一样,完全是另外一档子事!
就算当时欧盟为了招揽更多的小伙伴,面对不少想加入的国家都是听之任之,左耳进右耳出,但这个国家可不能太猖狂啊。
那时候的希腊,简直是个小巫见大巫啊!
有句话说得好:“天无绝路”,就在希腊头上冒烟的时候,华尔街就像个邻居一样敲门来了。
虽说希腊明白华尔街不是什么善地,最后还是选择了“勇敢上路”。
希腊政府这一出真是太神奇了,不仅把自己给坑了,还把整个欧洲也一起拉下水!
跟希腊政府搞合作的可是华尔街的高盛财团。
为了让希腊顺利“上岸”,高盛给人家量身打造了一套绝妙的“脱困秘籍”。
第一项政策就是发一些不会让债务增加的赚钱工具,简单来说就是让希腊政府把税收、海关和国家彩票这些未来能赚的钱做抵押,然后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拿现钱。
从天上瞅下去,咱们知道这一切是把糖葫芦从左手扔到右手,但那些当时还蒙在鼓里的欧盟小伙伴们,往往觉得希腊的抵押财产不是债务,而是发现金马上就成了他们的宝贝,结果眼睁睁看着希腊的钱袋子鼓得跟吹气球似的。
当然,除了把资产变得证券化,高盛还使劲鼓动希腊发行了超过100亿美元的长达10到15年的国债,然后高盛又把这些国债收入囊中,结果希腊就乐滋滋地得到了不少欧元。
一样的,在这番折腾下来,希腊的财产又涨了,而国家的借钱因为时间长,平均到每一年公共欠债就那么一点,几乎在当年的账本上看不出来。
这一涨一跌,希腊就从南欧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经济表现飞快的“新贵”。
对于以后能加入欧盟,这事儿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啦!
在高盛的“指点”下,希腊终于大梦成真!
就这热闹折腾一圈,希腊倒是莫名其妙地背上了不少债,还让高盛成了它的小霸王!
对当时底气十足的希腊来说,这根本不算啥,毕竟有欧盟撑腰,希腊自个儿觉得 咱能把钱挣回来!
可真能像希腊的那些官儿琢磨的那么省事吗?
显然是个“大嘴巴”,答案就是“不”!
从希腊一毛钱借给高盛的那一瞬间,高盛就像拿着放大镜数蝌蚪一样,仔细研究希腊的经济,结果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地方光靠自己,就跟爬上天台也下不来一样,要还钱根本不现实。
“打打杀杀”开场啦!
如高盛猜的那样,希腊进了欧元区,这事儿没给他们的经济带来啥改变,反而让他们对债务的依赖更深,简直是债疼得爽!
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政府真是拼了,为了让全世界看看他们的本事,债务像滚雪球一样往上蹭,从最开始的46亿欧元预算飙升,最后竟然砸了130亿欧元,简直就是开挂!
光是赛事本身,希腊就赔了91亿欧元,这钱掉得可真够惨!
看着希腊的债务数字一天天飙升,高盛心里明白,希腊这小子已经快跌进深渊了,随时准备迎接资金链断裂的惊天大爆炸!
而此时,高盛还需要做最后一个铺垫,那就是将希腊这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紧紧的绑在欧盟的身上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高盛瞄上了那时欧洲的“经济大佬”德国,俩人一拍即合,买了一推20年期的信用违约互换!
简单点说,这就是一份“赌约”,高盛在憧憬希腊会摔跟头,要是希腊以后没钱还,高盛就可以拿这些债券去找德国要账。
那时候希腊的事儿就他们和高盛一家知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全都傻乎乎的,连德国也没能逃过这迷雾。
看到希腊那一堆亮眼的经济数字,德国直愣愣地觉得高盛是被“猪油糊了眼”,完全是在自个儿撒钱,干脆利落地就答应了。
就连德国都怕高盛变卦,拼命把债券的价格压下来,就是为了让它们继续买买买!
看到德国一脸得意的样子,高盛终于乐开花了。
2008年,美国搞了一出“烂房子大降价”,把全世界都拉进了水深火热的泥潭!
次贷危机的影响波及到中东,搞得很多国家经济都瘫痪了!
在这种情况下,靠中东油气吃饭的欧洲小伙伴们可真是遭殃了,为了填饱肚子,有些日子过得不咋好的国家只能选择借钱来混日子。
欧洲央行再厉害,它能借出去的钱总是有个上限。要是借钱的国家越多,那肯定有些国家的钱袋子就会瘪下去,而其中最不好受的就是希腊啦!
别说了,就算没啥大事,希腊还是得靠借钱过日子,危机来了,能够借的钱更少了,结果就是撑不下去了!
希腊这下子真是摇摇欲坠,躲在阴暗角落里的高盛和它那帮华尔街的家伙们终于开始露出狡猾的笑容了!
南非第一标准银行和那三个国际金融评估大神忽悠得太狠,开始到处嚷嚷希腊要凉了,把市场搞得乌烟瘴气,之前那些对赌协议的价值一下子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竟然飙到了400%,简直夸张!
直到这个时候,欧洲的各国才明白希腊跟高盛搞了什么神秘交易!
真是来不及了,事情都已经走到头了!
眼看希腊的债务危机就像大火灼烧,整个欧元区都跟着遭殃,国际的大鳄们纷纷准备好,抢着直扑欧元和欧洲股市去做空!
这连串的狂风暴雨,直接把一向稳如泰山的欧元给打翻了,搞得欧洲的钱纷纷溜之大吉,又回到美国这边找温暖了。
对欧盟而言,只有两条路要走,要么眼睁睁看希腊破产,向它挥手道:再见了,别在欧元区混了,要么就是掏腰包,大力救助希腊,让它能够安然过关。
不管怎么选,华尔街和高盛就是赚得盆满钵满,前者玩儿的是赔钱游戏,后者则让欧洲乖乖把利益拱手相让。
说真的,欧洲出问题的国家可不止希腊,那可是个大杂烩!
希腊那边的债务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像是把一锅汤搅和得稀烂,欧洲瞬间成了个大杂烩,乱得跟菜市场似的!
历史上叫它:“欧洲欠债的惨痛演出!”
欧债危机就像把刚学走路的小欧元一脚绊倒,让它连挣扎的机会都没,直接把全球货币梦给熏死了。
浪潮一退,怨气满天飞的欧洲小兄弟们,最后还是决定把希腊捞上岸。
跟这相比,那些在欧洲圈外晃悠,却对欧洲经济有着超强依赖的中东和北非国家就真没这么好运了。
“大国打得不可开交,小国沦陷只能哭着吃亏”,在次贷风波和欧债事件的影响下,又一场巨大的危机如影随行……